我的爷爷盖叫天:一脉相承 盖韵流长(一个与时代偕行的武生世家写真, 一部鲜活的京剧百年传承史。) epub 下载 pdf 网盘 2025 mobi 在线 免费

我的爷爷盖叫天:一脉相承 盖韵流长(一个与时代偕行的武生世家写真, 一部鲜活的京剧百年传承史。)精美图片
》我的爷爷盖叫天:一脉相承 盖韵流长(一个与时代偕行的武生世家写真, 一部鲜活的京剧百年传承史。)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我的爷爷盖叫天:一脉相承 盖韵流长(一个与时代偕行的武生世家写真, 一部鲜活的京剧百年传承史。)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352784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4.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8 19:53:47

内容简介:

一个与时代偕行的武生世家写真,一部鲜活的京剧百年传承史。京剧武生泰斗盖叫天嫡孙张善麟自传作品,以梨园世家子弟亲历者的独特视角,记述祖父盖叫天、父亲张翼鹏和作为盖派杰出传人的自己,三代京剧武生一脉相承,开宗立派、创新发展、传承弘扬盖派武生绝技的人生经历和艺术传奇。谈戏说艺,讲述京剧盖派经典剧目的表演创新和绝技创造;菊坛留芳,展现盖派艺术代代相继、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古稀之年回望,笔端精气神具足,流光溢彩、饱含深情。


书籍目录:

序一  继承“盖派”艺术,发扬“盖老”精神/郭汉城

序二  奋斗不止的张善麟/孙毓敏

自序  为“盖派”艺术著书立说

 

 

我的爷爷盖叫天

——德艺双馨,创造“盖派”

 

一、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

1.燕北真好汉

2.轰动上海滩

3.艺名“盖叫天”

4.爷爷的好夫人

    5.“断骨再接”创传奇

    6.铮铮铁骨硬汉子

7.张家祖训“学到老”

8.年逾古稀走“抢背”

 

二、独一无二泰斗武生

1.从筹备《孙庞斗智》到创作《洗浮山》

2.从《洗浮山》到《七雄聚义》

3.盖派《劈山救母》

4.盖叫天创造京剧《西游记》

5.绝招与创新

6.《西游记》的成功和“一身二绝”的创造

7.酝酿多年的二本《西游记》

8.爷爷的“霸王”情结

9.爷爷对“文昭关”的钟爱

10.爷爷对“人物刻画”的特殊见解

11.“武松醉打蒋门神”时的內心戏

12.剧坛少见的盖派《八大锤》

    13.“对联”佳话

14.盖派《三岔口》的诞生

15.盖派《三岔口》的艺术特色

16.盖派《三岔口》的传承

17.盖派特色《乾元山》

18.爷爷演“望庄”时的艺术精髓

 

三、梨园杰出,菊部争胜

1.盖叫天与杨小楼

2.盖叫天与梅兰芳

3.惺惺相惜“忘不了”

4.盖叫天与周信芳

5.盖叫天与吴祖光

6.盖叫天提携高盛麟

7.盖叫天一手托两家

8.李万春偷学盖叫天

9.李少春拜师盖叫天

10.成龙师出自盖门——光大盖派的于占元

11.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12.听评弹不仅是“听”评弹

13.“燕南寄庐”

14.风水宝地

 

第二章

我的父亲张翼鹏

——发展创新,塑新“盖派”

 

一、父亲的成名经历

1.张翼鹏拜师

2.盖叫天精心培养张翼鹏

3.张翼鹏的草台班经历

4.成功不是偶然的

5.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二、万人争看“美猴王”

1.头本新《西游记》的开场

2.张翼鹏的爱国情怀

3.二本新《西游记》

4.从“一身二绝”到“一身四绝”

5.唐僧出世

6.“闹金箍”

7.“斗六贼”

新《西游记》独领风骚

9.两老板争夺张翼鹏

10.创新编排“高老庄”

11.《三打白骨精》被“盗版”

12.《智激美猴王》

13.张翼鹏和李万春的“斗法”

14.《真假美猴王》

 

二、旧剧忠诚,新戏先锋

1.李慧芳改旦角

2.张翼鹏的《雅观楼》

3.张翼鹏的《四平山》

4.张翼鹏的《八大锤》

5.不离传统,耳目一新

 

第三章

我的艺术人生 

—— 一脉相承,盖派无疆

 

一、爷爷传艺 幸福童年

1.幸福的童年

2.初涉梨园

3.“燕南寄庐”封闭学艺

4.苦练《恶虎村》“走边”

5.雪地练圆场

6.“羊怎么上树的”

7.爷爷教我烧饭

8.舞台上漂亮才是真漂亮

9.爷爷打我三藤棍

10.爷爷教我耍双鞭

11.货要卖于识家

12.省长代请假

13.“闲着练、忙着用”

14.“慢就是快”

15.与爷爷同台演“武松”

16.1957年跟爷爷巡演

17.《垓下之战》

 

二、雏鹰飞翔,羽翼渐丰

1.像爸爸那样学爷爷

2.离“燕南”闯江湖

3.第一次首都演出

4.《传枪记》

5.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导演

6.蹉跎的十二年

 

三、锲而不舍,传承盖派

1.导演昆曲《伏波将军》

2.我为越剧排戏

3.首次进京传艺

4.上海邀请演出《狮子楼》

5.“你应该叫小小盖叫天”

6.纪念盖叫天诞辰106周年专场演出

7.首次赴台传艺

8.第二次赴京传艺

9.第二次赴台传艺

10.把盖派艺术留在上海

11.纪念盖叫天诞辰110周年盖派专场

12.“南英北杰”

13.《粉墨春秋》,舞蹈和戏曲的完美结合

 

第四章

菊坛留芳 盖韵流长

——有口皆碑赞盖派

 

代代相继,生生不息

1.汹涌奔腾的火

——看张善麟演出的“盖派”《狮子楼》/龚义江 

2.第三代雄鹰在展翅飞翔/彭兆啟

3.父子《雅观楼》,盖派韵味长/朱云鹏

4.盖派有传人/何慢

5.“小小盖叫天”张善麟/金宝山

6.我看“‘盖派’经典剧目”展演的时代意义/刘慧芬

7.让盖派艺术活在舞台上

——盖派艺朮座谈会摘记/安志強

8.南方京剧中的美猴王——张翼鹏/龚义江                                       

9.有口皆碑赞盖派

 

附录:

张善麟盖派身段谱

张善麟艺术年表

 

后记


作者介绍:

 张善麟

京剧盖派武生演员。盖叫天嫡孙、张翼鹏之子。自幼得父亲亲授,更在祖父身边学艺多年,曾与盖叫天合演《一箭仇》饰武松。从艺近六十余年,代表剧目有《武松》《恶虎村》《闹天宫》《雅观楼》《四平山》等。被视为最杰出的盖派第三代传人,有“小小盖叫天”之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盖叫天艺术研究会会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致力于弘扬和传承盖派表演艺术,先后在北京、上海、台湾等地传授盖派剧目,出任传习导师和艺术指导,多次举办“盖派教学剧目专场”“盖派艺术专场”演出,并以古稀之年领衔主演。参与拍摄盖派艺术专题片、录制《京剧大家绝艺录·武生篇》,编制盖派身训图谱,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盖派武生演员。2011年12月,获中国戏曲学会颁发的“中国京剧终身成就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盖叫天原名张英杰,为京剧武生行当的鼻祖。十三岁闯荡上海滩,与各大名伶比武斗艺,曾获得“第一勇猛武生”的美誉,又有“江南活武松”之称。作为南方武生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盖叫天一直秉持自己每一部戏都有新招式的原则进行创作,武戏文唱,独树一帜,开宗立派。盖叫天的长子张翼鹏,自带盖叫天盛名的光彩,但不墨守成规,继续大胆创新,在上海滩形成“梨园独面树一帜,万人争看美猴王”气象,被人称为“新盖派”。

本书作者张善麟自幼得父亲张翼鹏亲授,更在祖父盖叫天身边学艺多年,是盖派第三代的杰出传人。在本书中,从艺近七十年的张善麟,以梨园世家子弟亲历者的视角,讲述盖派艺术三代武生真实的人生经历、鲜为人知的幕后创演过程和精彩的艺术传奇。全书立足谈戏说艺,记述盖派经典剧目的艺术创造和独门绝技,对盖派舞台技艺及艺术特色详尽解读。

盖派艺术代代相继,生生不息。盖叫天“学到老”、创造到老的求索精神永远是后生晚辈学习的榜样。全书内容鲜活生动、情感充沛,并配有珍贵私家照片,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书摘插图

【选读】(摘选自《我的爷爷盖叫天》)

燕北真好汉

我的爷爷盖叫天,本姓张,名叫张英杰。生于1888年,卒于1971年。河北保定高阳县西演村人。父亲张开山,佃农,有五个孩子。老大张英甫(艺名赛阵风,工武旦),老二张英泰、老三张英才都不唱戏,老四张英俊 (工文武老生),盖叫天是老五,戏曲界习惯称他“盖五爷”。从小他的家乡河北一带,连续十年受灾,清朝政府腐败,老百姓苦不堪言,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为了生活,他八岁就进入天津“隆庆和”科班开始学艺生涯,小小年纪离开父母。旧社会科班条件差,吃不饱穿不暖,每天练功,还要挨打。唱做念打,翻滚跌扑全要练,还要签生死合同,受尽苦难。他是八岁学戏,十岁登台。

听说他初次登台,消息传到河北老家,全家人高兴之极,特别是老母亲,小脚,从河北老家走了几十里路赶到儿子演出地点。看了一晚上戏,等戏结束没见儿子出场,戏散后见到儿子,问他,你演出了吗?儿子讲:“演了,《捉放曹》戏中有我呀。”老太太问:“怎么没见你呀?你扮演什么呀?”儿子讲:“我扮演那‘猪形’。”老太太听了哈哈大笑。原来《捉放曹》中有一场戏是吕伯奢家中杀猪宰羊款待曹操,这场戏是管家赶着“猪形”过场,爷爷初次登台就扮这,让他壮壮胆,锻炼下,整个猪形服装,头都套住,不露脸,爬着过场。那老母亲哪儿看得见,但就这,老太太很高兴,见到老儿子开始上台了,有出息了。后来在科班又演出了他的开蒙戏《昊天关》,老太太听了开心地讲:“儿子有盼头了!”

爷爷在这科班虽苦,可他幸运地遇到个好的启蒙老师。老师叫齐瑞亭,大家都叫他老齐先生,当年是个好武生,年岁大了“寒腿”,不能上舞台,可他肚里宽,会的戏多,见多识广,是个有教学经验的好老师。爷爷在这科班是年龄最小,师哥们还经常跑野台演出,他不上台,师哥们演出,老齐先生就给他练功,学戏。老齐先生教戏非常严格,差一点都不行,有时还要挨板子。可爷爷在科班这几年,学得多、学得扎实,见的名角儿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一次,天津大盐商家唱堂会,隆庆和的学徒充作班底,老齐先生带他见到当时顶尖的名角演出,大轴是汪桂芬的《文昭关》,汪饰伍员、谭鑫培演皇甫衲、孙菊仙扮东皋公。这些名角强强联合、大师荟萃,精彩之极,使爷爷终身难忘!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天津,清朝政府无力抵抗,慈禧、光绪仓皇西逃,北京、天津一带兵荒马乱,世面萧条,人心惶惶,没人看戏,隆庆和科班无法生存,只得散班。爷爷舍不得离开科班老师、师兄们,最舍不得的是他的启蒙恩师老齐先生。爷爷教导我们:“今后唱主演了,永远不能忘了启蒙恩师!”

 

轰动上海滩

爷爷离开隆庆和科班只得回河北高阳老家,另谋生路。家中生活十分艰难,他和四哥商量决定去上海投奔大哥。爷爷为了生话,离乡背井,跟着他四哥张英俊到上海投奔他大哥张英甫。从此开始卖艺的生话,十几岁的北方孩子在南方闯荡上海滩。由于他在科班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上海后大哥又给他请名师教导,进步飞快。他是边学习、边演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一人演四个人物。头一天演《天水关》,又名《收姜维》,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演诸葛亮,老生,他那圆润甜脆的唱腔,真有点谭鑫培的韵味。第二天《翠屏山》,取材于《水浒》,扮石秀,武生。他有扎实的武功基础,他耍了一套“六合刀”,单刀上下翻飞,寒光闪闪,宛如旋风疾转,观众不断喝彩叫好。第三天《断后龙袍》是《三侠五义》中的故事。饰李后,老旦,他那清脆洪亮的童嗓,又获得观众的赞扬。第四天贴出《十八扯》,又名《兄妹串戏》,这戏表现兄妹二人在磨坊里,边磨粉边唱各种曲调。爷爷演妹妹,男扮女妆,小花旦,还踩着跷(“跷”是京剧花旦必学的功夫。表现旧时妇女的“三寸金莲”,用木制的小脚绑在小腿上,表演时用脚踩着木制的小脚,这种功叫“跷功”。练这个很苦,很难练,有人称这是中国的芭蕾)。表演各种俏丽的小花旦身段,兼唱各种小调,很讨观众喜欢。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能文能武,又演生,又演旦,观众从未见过,真是小神童,初露头角一炮打响,轰动上海滩。

 

艺名“盖叫天”

爷爷在上海一带演出很受欢迎,小有名气。当时曾用名“小金豆子”,这名字还是在科班时老齐先生给他起的。后来感觉这名儿不够响,想起个响亮的“艺名”。当时红极一时的是谭鑫培谭老板,艺名“小叫天”,爷爷想借他光,起名叫“小小叫天”。有的同行知道后就讥讽他,“你也配叫‘小小叫天’?”爷爷一气之下就说,我要叫“盖叫天”,就这样给自己起了这霸气的艺名。从此爷爷压力很大,奋发学艺,苦练绝招,认真买力演出,要对得起这“盖叫天”三个字,严格要求自己。多年后,一个佃农的孩子,没背景没靠山,单枪匹马,靠他的真功夫、硬功夫,靠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不服输的精神,在上海滩闯出个武生大家,终于被世人公认为“第一勇猛武生”,成为海派京剧的创导者和领军人物。他的武戏表演艺术,超过谭鑫培,创造了盖派艺术。梨园行中有这么一句话,“见戏如见人”,“戏品产生于人品”。他一生行侠仗义,不畏强暴,三拒豪门堂会,怒打作恶清兵,两次断骨再接面不改色。他无论是在戏曲舞台上演戏,还是在人生舞台上做人,都不愧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武生泰斗和燕北好汉——盖叫天。

 

 “断骨再接”创传奇

幼时随父亲张翼鹏学戏时,父亲曾经多次跟我讲起爷爷断骨再接的传奇故事。时至今日,每每和朋友谈起此事,大家仍觉难以想象。

1934那年我爷爷四十七岁,当时他在上海大舞台演出《狮子楼》,当演到西门庆跳楼逃生、武松紧跟着跳下追杀时,爷爷跃在半空中发现,饰演西门庆的演员跳下后没能及时让出位置。为了避免跳在西门庆身上造成伤亡,爷爷在身处半空无法用力的情况下,拧腰闪身,硬生生避开了西门庆。但因为身处空中无法掌握重心,落地时双腿着力不均导致左腿骨折。当时,为了不破坏武松这英雄形象,爷爷硬是用右脚站立,坚持到大幕关闭才送医治疗。

当时已是深夜,夜班医生水平有限又忙中出错,虽然把爷爷的腿接上了,但却接得有点错位。而这个错位直到一个多月后拆除石膏才被发现。这个小错位虽然不影响日常生活,但是想要重返舞台,再做高难度的动作是绝对不可能的。爷爷听到后非常着急,追问医生补救的办法,医生被逼急了,随口说了句“要么敲断重新再接一次”。爷爷闻言二话不说,抬腿就在床沿上把刚刚愈合的伤腿给磕断了,吓得医生扭头就逃。之后,爷爷转院,找了专家又重新接骨,因为短时间内在同一地方两次骨折,这条腿到底能不能恢复,当时是谁都不敢保证。

后来有机会和爷爷聊起这件事,爷爷告诉我,当年重新接骨后,他这条腿已经完全失去了感觉,连动一下脚趾都做不到。为了能彻底康复,爷爷每天躺在病床上用“意念”踢腿,就是想象自己在用这条没感觉的腿练踢腿,每天踢一百下、二百下,每天坚持。几个月后的一天,爷爷突然发现在练“意念踢腿”时,自己的一个脚趾动了一下,他知道这条腿算是重新活了过来。在坚持康复锻炼两年后,爷爷重出江湖,就在当年摔断腿的上海大舞台再演《狮子楼》,用爷爷的话来说,这叫“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

要知道当初腿摔断后,上海的大报小报都登过“盖叫天腿断,不能演出”的新闻。如今复出不算,而且照样演武松,照样演《狮子楼》,这下观众不敢相信,同行也不敢相信,连竞争对手也不敢相信。剧场的票瞬间抢光,演出时连过道上都挤满了观众。而这复出后的第一场演出,爷爷把憋了两年的劲儿都使了出来,创造了武戏文演,着重塑造人物的新盖派风格,把武松演得比以前更加英武,演出时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演出结束后,不管是观众还是同行,一致认为爷爷的武松比断腿之前演得还要好。如果说断腿前的武松是打打杀杀的勇猛武松,那么复出后的武松就是威而不猛,有血有肉的再世武松。大家不仅赞叹他的高超技艺,更加敬佩爷爷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顽强的精神。因此,“盖叫天”三个字也越叫越响,被观众赞誉为“活武松”。 陈毅元帅在看过爷爷的《狮子楼》后,送给爷爷一副对联,上写“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这也是让爷爷最为自豪的评价。

 

张家祖训“学到老”

在爷爷把我们关在他的“燕南寄庐”练功期间,每次练完功吃好早餐,爷爷总要叫我们坐在大厅两旁听他“讲经说法”。就在爷爷的座位背后高处,挂着大书法家黄宾虹先生写的横幅——“学到老”。有一次,爷爷指着“学到老”的横幅,说起这三个字的由来。

有一年,爷爷因为连续演出过度劳累,再加上受寒着凉,结果得了重病发起高烧,不得不回家养病。养病期间,有一天爷爷路过杭州九里松洪春桥,走进一个凉亭休息,他抬头发现亭上有块匾额,上书“学到老”三个大字。爷爷不明就里,找来当地乡亲询问后得知,原来这里过去有一位老童生,办了个私塾专门教四邻乡间的孩子读书。老先生一辈子勤勤恳恳认真教学,他的学生中很多人因此获益,成为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在老先生过世后,乡民们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特地立下这块牌匾,上刻“学到老”三字以作纪念。这三个字也是在告诫后生,“学无止境,活到老要学到老”。

爷爷听后很受启发,他觉得对待艺术同样需要踏踏实实,“活到老,学到老”。从此,“学到老”三个字就成为爷爷的座右铭,他特地请来大书法家黄宾虹先生写下这三个字,挂在大厅内时刻告诫自己,也不断提醒我们这些后辈——艺无止境!“学到老”这三个字,就是我们张家后辈的祖训。据说周恩来总理就非常赞赏爷爷“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媒体评论

张善麟出版《我的爷爷盖叫天》一书,我是支持的,毕竟他是一脉相承,从小跟着盖老和他父亲学艺,其中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不但有趣,而且能让我们从很多日常细节中,体悟盖老对艺术的态度和改革创新的手法,以及面对困难和困境时的心路历程,为后世艺人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和艺术心得。

                                            ——著名戏曲理论家  郭汉城

 

“盖派”是南方武生的重大流派之一,盖叫天盖老亦是武生行当的鼻祖,北方的李万春、高盛麟、袁世海、厉慧良等均学盖老,李少春、张云溪,更是拜盖老为师,可见盖老威望之高。盖老为戏而生,一生奋斗,其事迹生动感人,能回忆和记录下来,这又是为京剧事业留下了重彩的一笔,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京剧表演艺术家 孙毓敏

 

讲究四平八稳,讲究对称,这是我们传统艺术的一个基本要求……盖派则是突破了这一点。不是完全对称,把几何的东西加进去了,也讲究平衡,看起来一边重,一边轻,但是有平衡美。这是盖派对京剧艺术的一个发展。盖叫天的几张霸王的照片……站着的那几幅,就与众不同,北方的“站如松”是取松树树干的笔挺雄姿,这是京剧的传统……而盖老的“站如松”是取松树于险境中而岿然不动的英姿,其造型如黄山的迎客松、蟠龙松等……体现出一种峭拔之美,是一种蕴动态于静态之中的生动之美。盖老的这种造型特点是一种创造,也是对京剧传统的丰富。

盖老的动作如果照相,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美的,这也是他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要求。

——戏曲导演艺术家 李紫贵

 

我在文章里强调了盖老的忠于艺术、忠于生活、忠于观众的精神。他是在生活中发现美,并在舞台上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把美呈现给观众,这就是盖老的创造方法。

                                               ——戏曲评论家 刘乃崇

 

盖派艺术就是一举一动都是一幅完美的画面,优美的雕塑,从不是乱打一气,往那一亮就行了,而是每一锣都有明确的交代,很有章法,从不乱来,这才是盖派艺术特色。

——京剧表演艺术家 袁世海


前言

【序言】

继承“盖派”艺术,发扬“盖老”精神

                                      

“盖叫天”盖老是我们戏曲界的一代大师,他所创立的“盖派”艺术集继承、融合、改良、创新于一体,博大精深、美轮美奂,不但在京剧武生行当树起了一座艺术上的丰碑,也为京剧表演艺术提供了很多创新的思路和成功的途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盖老为“盖派”注入了一种不怕艰苦,迎难而上,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品质,使得“盖派”艺术具备了百折不挠的顽强生命力。

张善麟作为“盖派”的第三代传人,幼年随父张翼鹏学艺,十五岁后又随祖父盖叫天深造,在尽得家传绝艺真谛的同时,也继承了百折不挠的“盖派”精神。经历风风雨雨却始终痴心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地为继承和弘扬“盖派”艺术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让人深为感动。1993年在北京举办“盖派教学专场”时,我去看了他教的学生和他的同台演出,张善麟酷似乃祖,观众和同行的反映也异常热烈。

这次张善麟要出版《我的爷爷盖叫天》一书,我是支持的,毕竟他是一脉相承,从小跟着盖老和他父亲学艺,其中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不但有趣,而且能让我们从很多日常细节中,体悟盖老对艺术的态度和改革创新的手法,以及面对困难和困境时的心路历程,为后世艺人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和艺术心得。

京剧表演艺术是非常丰富的,没有继承,发展就没有基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盖派”艺术被更多的人了解,也希望这本书中“活到老、学到老”的“盖派”精神,能让更多的人得到体悟,为我们京剧表演艺术的振兴多出一份力,为弘扬传统京剧艺术添砖加瓦。

 

                                                  著名戏曲理论家  郭汉城

                                                      2021年10月10

 

 

【自序】

为“盖派”艺术著书立说

 

“盖派”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盖派”艺人代代相传,留芳菊坛。“盖派”一门四杰(盖叫天和盖叫天之子张翼鹏、张二鹏、张剑鸣父子四人),祖父创派、父辈发展、后代传承。我作为张家第三代传人,在七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与“盖派”艺术水乳交融,对“盖派”艺术颇有心得,在身体力行的传承中,由“知其然”升华为“知其所以然”,逐渐产生了为祖父的“盖派”艺术著书立说的想法。我时刻不忘祖父和父亲的教诲,祖父“学到老”的座右铭铭记于心,终于在古稀之年完成了这个长久以来的夙愿。如今,虽然我已是耄耋之年,秉着一颗对“盖派”艺术的热爱之心,至今坚持传承弘扬“盖派”艺术,孜孜不倦,因为我深知肩负重任,责任重大。

祖父盖叫天被称为“武生鼻祖”,南北武生皆学“盖派”,并对祖父的艺术造诣和“不怕困难,为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赞叹不已。本书通过我的个人回忆以及诸多亲朋师友的追忆,一方面从不同角度讲述祖父盖叫天一生“学艺、创艺、律己、育人”的真实故事。另一方面也真实记录了“新盖派”也称“张派”的创始人,我的父亲张翼鹏在继承“盖派”艺术的基础上,不墨守成规,大胆创新,弘扬发展“盖派”的心路历程和鲜为人知的精彩事迹;以及我八岁随父亲张翼鹏学艺演出,十五岁起在祖父的耳提面命下攻习“盖派”艺术,潜移默化地吸纳了父亲和祖父,新、老“盖派” 两代人的艺术神髓,在得天独厚的艺术传承下一生从艺奋斗至今的种种往事。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共产党”是祖父一生铭记在心中的一句话。在党的关怀和支持下,“盖派”艺术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而今,美轮美奂的“盖派”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戏曲流派,更是一种精神象征!而祖父“活到老,学到老”的求索精神也将永远鞭策着后辈戏曲人。

                                                         张善麟

                                                       2021年8月


书籍介绍

一个与时代偕行的武生世家写真,一部鲜活的京剧百年传承史。京剧武生泰斗盖叫天嫡孙张善麟自传作品,以梨园世家子弟亲历者的独特视角,记述祖父盖叫天、父亲张翼鹏和作为盖派杰出传人的自己,三代京剧武生一脉相承,开宗立派、创新发展、传承弘扬盖派武生绝技的人生经历和艺术传奇。谈戏说艺,讲述京剧盖派经典剧目的表演创新和绝技创造;菊坛留芳,展现盖派艺术代代相继、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古稀之年回望,笔端精气神具足,流光溢彩、饱含深情。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内涵好书(401+)
  • 无广告(671+)
  • 强烈推荐(637+)
  • 中评多(178+)
  • 购买多(481+)
  • 体验还行(526+)
  • 经典(219+)
  • 无水印(122+)
  • 实惠(654+)

下载评价

  • 网友 康***溪: ( 2025-01-09 14:03:55 )

    强烈推荐!!!

  • 网友 居***南: ( 2025-01-03 17:45:40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索***宸: ( 2025-01-12 13:17:41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国***舒: ( 2025-01-08 22:59:36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龚***湄: ( 2024-12-22 15:21:07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屠***好: ( 2024-12-26 01:42:04 )

    还行吧。

  • 网友 堵***格: ( 2024-12-30 13:22:51 )

    OK,还可以

  • 网友 孙***美: ( 2025-01-04 01:57:41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温***欣: ( 2025-01-02 11:45:40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养***秋: ( 2025-01-12 06:12:50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常***翠: ( 2024-12-20 16:01:00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潘***丽: ( 2025-01-16 00:25:48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宫***凡: ( 2025-01-14 06:57:40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权***波: ( 2025-01-03 18:12:54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随机推荐